【老木online】
#最近文都寫比較長看完我會打從心底給你股股掌
想要訓練小孩變成獨立的個性,可以自我控制的、能思考、會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、不過度依賴大人,這些都是觀念跟人格的養成,也不是一天兩天、一個月就能校正的個性。
所以需要一個目標制定,需要一個方向跟規劃,教育小孩且戰且走,那是因為小孩的變化我們不見得都在預料中,可以直接應對,但是對於基本的個性跟應該要有的禮儀,就不需要等待小孩變怎樣後才來糾正,而是可以直接教導。
王宏哲教養、育兒寶典 其實很多觀念都不錯,看了常常會讓媽媽們有些激發跟想法,有時候也是讓媽媽們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,想起自己該為了某些事情振作、堅持,是個不錯的提醒。
雖然教導方式不見的適用所有孩子,但那無疑是個教育的方向。
這10點,是理想的目標,但不一定能完全達成,依照孩子的個性不同,完成時間也會不同,可能小一,可能小四,也許要到國中才會完全做到,但至少,孩子的觀念是被教導正確的,個性跟禮儀也都能確保有一定的基本
#至少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
#或是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卻讓別人不舒服而不自知
#這不是基本的禮儀態度嗎?
所以我看到旁邊有人留言說"先問問幾個大人能做得到"時,我覺得,這樣的問法是是很奇怪的。
做這10件事,是讓小孩學習著獨立、會思考、懂得分輕重緩急、學會克制自己的慾望,而大人是因為懶散,而不是因為這10件事情他不會做所以做不到。
這思考的觀念完全不對啊!
你不能因為自己考不到100分就讓小孩考50分就好
重點是他有沒有為了想要考100分而努力?
還是反正也不要求他,他就隨隨便便對待他身為學生的"責任"。
這大人的見解也真是匪夷所思啊.......
#還是我真的太嚴厲了?